積木分類收納:先別急著組,這件事最重要!

孩子們拿到積木以後,會興奮地將盒子打開,迫不及待地開始拆包,然後將所有積木撒在桌子上,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狀況呢?

 

孩子們拿到積木時,常常急於撕開包裝,把積木全倒在一起,開始翻找他們需要的積木。然而,因為積木種類繁多、大小不一,孩子們往往花費大量時間在搜尋過程中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提供一種(基本的積木分類方法),讓孩子們可以輕鬆地初步分類積木,快速找到所需的積木,並(更有效率地進行組裝和創作)。這種積木分類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們在短時間內找到他們需要的積木。此方法建立在積木種類和大小的基礎上,讓孩子們將積木分為不同的類別,如長條形、方形、齒輪等。這樣,當孩子們需要一個特定功能或大小的積木時,他們可以很快地在相應的分類框中找到它。這種積木分類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節省時間,而且還可以提高他們的組裝和創造力。

 

通過熟悉不同形狀和大小的積木,孩子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組裝它們,並通過將它們放在一起創造出令人驚嘆的設計。我們希望這種積木分類方式能夠幫助孩子們(更輕鬆地玩耍、學習和創造)

▼當您將所有積木倒在盒子裡時,您會發現零件看起來非常密集,並且顯得雜亂無序。

《顏色類型分類》

第一步 | 個別分類:為了讓孩子們更有效率地使用積木,首先需要將所有積木個別拿出來,並根據積木的特徵進行區分,例如積木的功能、顏色、大小等,然後將它們擺放在特定的位置上。

▼將積木分類後,您可以在桌面上看到積木被排列整齊的樣子。

第二步|清點數量:經過積木分類後,您可以直接清點每款積木的數量,因為每盒積木內都有積木種類的數量清單可以對照。這樣可以確保每款積木的數量正確無誤,同時也排除了在組裝時積木是否遺失的疑慮,減少解決問題的時間。此外,這個步驟也可以幫助孩童更進一步地認識積木的外型與功能,對於後續的組裝說明書理解上會有很大的幫助喔!

 

▼積木零件清單

第三步|積木分類與歸類:利用產品內提供的分隔盒進行積木分類與歸類。即使只有三個分隔區,也可以透過積木的大小和功能做出初步的區分。我們建議以積木格數3個為一個分類點,以大小為主要分類條件,將積木分成兩大區塊,並將齒輪和連結軸承放在同一格。這樣,當您需要進行積木連結時,能夠直觀地從特定位置尋找。儘管只進行簡單的區分,但能有效提高尋找積木的效率。當需要更多的分隔區時,可以購買額外的收納盒,這樣能夠大幅減少尋找積木所浪費的時間。

第四步|確認主機是否正常:為了確保積木組裝完畢後能夠順利運作,建議在進行組裝之前,先確認主機是否能正常連線、馬達是否能正常運作等問題。這樣可以避免在組裝完成後才發現問題,需要拆除已經組裝好的積木,浪費時間和精力。此外,在進行組裝之前,也可以先將電池裝上主機,以確保能夠正常運作。

 

▼下載Apitor Kit APP,執行APP,此次使用Apitor Q,所以在開始的圖示點選Robot Q的圖示

▼點選右上角藍芽圖示,打開主機電源開關,測試藍芽連線是否正常

▼當主機LED藍燈恆亮及平板出現反綠時,表示連線成功,右邊的修改選項可以幫您的主機修改顯示名稱,以後就不怕連線到別台主機囉

▼顏色感應器正常(白燈恆亮),紅外線感應器當持續接觸到物品時(綠色指示燈恆亮)

▼點選遙控圖示,測試馬達是否運作正常

▼點選遙控圖示,動動左側搖桿測試馬達是否運作正常

完成上述的確認項目,確認所有的元件都能正常運作後,孩子們就可以開始動手組裝了。 每個積木上的環節都是值得孩子學習的一件事,從組裝和編程到概念式學習,這些能力都將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。因此,在開始組裝之前,清點、檢查和收納所有積木是非常必要的。這樣可以確保您的孩子在探索積木世界中,不會遇到任何不必要的困難。

 

如果您在第一次使用時發現了任何缺件或主機、馬達和線材等問題,請不要擔心!您可以聯繫我們,我們會為您提供更換的零件和主機等服務,而且我們的產品在非人為因素的情況下享有一年的保修期(零件除外)。

您可以放心使用我們的產品,讓您的孩子從中學習並樂在其中。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